当前位置: 首页 宠物百科

2岁幼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婴幼儿和儿童也可感染病毒,专家提醒不能掉以轻心)

时间:2024-04-0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4 栏目名: 宠物百科 文档下载

一旦出现明显躯体症状,需遵医嘱服用对症药物进行治疗。出现咽痛、咳嗽、流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时,可遵医嘱服用复方鲜竹沥液、连花清瘟胶囊、复方甘草片、小柴胡颗粒等药物,以缓解不适症状。明显发热的患者可配合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一旦出现急症情况,应立即拨打所在社区救援电话或120,前往医院就诊。

婴幼儿和儿童也可感染病毒,专家提醒不能掉以轻心

据相关媒体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中年龄最小的仅为9个月大。针对网传婴幼儿和儿童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的说法,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伟红表示,婴幼儿和儿童也可感染病毒,不能掉以轻心。

“儿童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接触,也有报道称结膜传播,由于婴幼儿和儿童不懂得疾病厉害,防护装备不完备,3岁以内的儿童目前没有口罩和护目镜,故防疫工作不能放松,而且更要加强防护。”陈伟红说。

陈伟红介绍,婴幼儿和儿童病人发病后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腹泻、口唇、面色变紫、气促,有的出现咳嗽、流涕、打喷嚏、食欲差、哭闹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该立即就诊。

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婴幼儿和儿童做好防护?

陈伟红建议:

1、婴幼儿和儿童不去易感区域,不与病人及疑似病人接触,不外出,请在家里,家中保持通风换气。每天测体温2次。

2、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喘气,不和孩子入嘴同一食物,不和孩子共餐具、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

3、疫情期间,减少外出,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场所活动,如需外出,请爸爸妈妈帮宝宝佩戴好口罩。最好选用儿童专用口罩或儿童型号的N95口罩,戴口罩2-4小时后更换一次,爸妈帮宝宝戴口罩之前,要先洗干净双手,把口罩折面展开,把宝宝的口、鼻、下巴包住,把鼻夹压紧。

4、如果一定要出门,不接触动物,外出归家,及时洗手、鼻、眼睛等暴露的部位,外套服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或者清洗。

5、勤洗手,严格规范洗手,洗手是阻断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方式。在饮食前、大小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要及时洗手。

【撰文】张大川

【作者】

【来源】 健康 情报局南方号

新冠一到七天的症状表

一、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7日症状

儿童患者以轻症或无症状为主,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患儿大多数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可无发热或肺炎表现,多在2-5天内恢复,这可能与其主要感染上呼吸道有关,且儿童感染后较成人重症发生率低。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儿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头痛等。重症患儿表现为明显呼吸困难,可伴有中低热,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等,出现相关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所在社区救援电话或120急救电话。

1、发病第一天:部分儿童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此时注意合理饮食,合理作息即可,部分婴幼儿可出现轻微咽干、咽痛,此时患儿可出现拒食、哭闹等行为,家长需要多加注意,及时为其补充水分。

2、发病第二天:开始出现低热症状,体温可能会逐渐增高,同时咽部不适症状逐渐加重,此时需要注意进行物理降温,可以通过洗温水澡等措施帮助降温。

3、发病第三天:可能会出现高热情况,此时症状比较严重,甚至体温超过39.0℃,还可能会伴随咽痛症状加剧,浑身酸痛。此时应注意少说话,避免过度用嗓,注意休息,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常用退烧药物包括布洛芬颗粒,还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颗粒等药物治疗。

4、发病第四天:发热情况可以逐渐好转,体温逐渐降至正常,但可能会出现流涕、咳嗽等情况,存在咽痛咽痒等症状,此时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5、发病第五天:体温基本正常,但是咽痛、咽痒、鼻塞、流涕等症状还持续存在,此时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凉。

6、发病第六天: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不再发热,机体可以通过流鼻涕、咳嗽等排出坏死的细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可以逐渐好转,核酸逐渐转阴。

7、发病第七天: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逐渐好转,情况基本恢复,做核酸有很大概率是阴性,此时可以适当进行活动,如在家中做做广播体操等。

二、中青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7日症状

对于既往无基础疾病的中青年患者,若发病初期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且不影响休息和正常生活时,通常不建议自行服药,但需增加饮水,尽量喝温开水,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好体力,避免熬夜。一旦出现明显躯体症状,需遵医嘱服用对症药物进行治疗。

1、发病第一天:多数中青年患者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症状,少数情况下可能会感觉到轻微咽干、咽痛、乏力等症状。出现咽痛、咳嗽、流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时,可遵医嘱服用复方鲜竹沥液、连花清瘟胶囊、复方甘草片、小柴胡颗粒等药物,以缓解不适症状。

2、发病第二天:逐渐开始出现发热症状,部分中青年患者体温可能会达到39.0℃,咽部不适感加重。明显发热的患者可配合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同时伴有咳嗽,可为干咳,也可能伴有咳痰。

3、发病第三天:多数中青年患者此时症状最为严重,体温可能会达到39.0℃以上,浑身酸痛乏力,咽痛剧烈,出现明显的咳嗽,咳痰,部分患者痰多,咳黄痰。

4、发病第四天:体温开始出现下降,多数中青年患者体温可能会逐渐降至正常,发热减轻,但仍存在咽痛表现,部分患者开始出现流涕、仍有咳嗽等症状。

5、发病第五天: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或低热,但鼻塞、咽痛、咳嗽、流涕、身体乏力等症状仍旧存在。

6、发病第六天: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咳嗽、流涕等症状加重,前期病毒导致呼吸道黏膜破坏,此时人体通过流涕、咳嗽继续排出坏死的细胞,故此阶段核酸检测结果可能转阴。

7、发病第七天:所有躯体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核酸检测结果很大可能转阴。

需要注意的是,若高热超过三天仍未有效缓解,且其他躯体症状逐渐加重,伴有明显呼吸急促、憋喘,尤其是活动后憋气的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定点医院就诊,过程中应注意穿戴好隔离防护衣物,并注意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7日症状

老年人罹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容易发展为重型和危重型且病死率高,高龄是其预后不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部分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基础疾病,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感染可能会导致慢性病、基础疾病病情加重,因此如果本身存在基础疾病,日常需规律用药,并注意监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情发展。一旦出现急症情况,应立即拨打所在社区救援电话或120,前往医院就诊。

1、发病第一天:症状较轻,一般会有咽干、咽痛,且身体乏力,此时建议老年患者适当增加饮水,并遵医嘱服用对症治疗药物,如甘桔冰梅片等,并保证休息。

2、发病第二天:多数老年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达39.0℃左右,且咽干、咽痛的症状逐渐加重。此时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可使用温水擦拭手心、脚心、颈部等处,同时继续保证大量饮水,做好保暖工作。如果体温超过38.5℃,需立即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药物。

3、发病第三天:此阶段通常躯体症状最重,部分老年患者体温可达39.0℃以上,并伴有全身酸痛、乏力,咽痛症状持续加重,可同时伴有咳嗽,咳痰。此阶段应注意保证散热,可适当使用温水擦浴,也可使用冷敷额头的方式进行降温,并及时遵医嘱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进行退热处理。

4、发病第四天:体温开始下降,多数患者体温可恢复正常,但仍然存在咽痛、咽痒的症状,部分患者开始出现流鼻涕、仍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此时除增加饮水外,可改善饮食,适当增加饮食多样性,但需保证饮食清淡、营养。可适当进行活动,如在屋内散步,并遵医嘱服用连花清瘟胶囊、复方鲜竹沥液、川贝枇杷膏等药物,以缓解不适症状。

5、发病第五天:此阶段体温基本降至正常,多数老年患者仍存在鼻塞、咽痛、咳嗽、咳痰流涕的症状,身体依然乏力,此时可遵医嘱继续对症用药,并适当增加活动时间,但需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此阶段出现明显憋气症状,此时应及时前往医院,通过肺部CT影像诊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一但明确肺部感染,应及时住院治疗。

6、发病第六天: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咳嗽、流鼻涕症状有所加重,部分老年患者在此阶段核酸检测结果可能会转阴,需继续遵医嘱对症用药,注意保暖,注意休息,适当增加运动量。

7、发病第七天:所有躯体症状均有所好转,绝大多数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可能会转阴,此时患者仍需对症用药,可适当增加运动时间,但其运动应以不感到疲惫为前提。

儿童病毒感染怎么办

属于身体虚弱和体质因素有关,可以服用二丁颗粒,输液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补充蛋白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宝宝病毒感染怎么办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经验,宝妈可以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在这里卖弄了----- 如果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就采取物理降温,给孩子用温水擦拭脸部,脖子,腋窝、后背,还不行就给孩子洗一个温水澡,或者用酒精兑水1:10给孩子擦擦身上,别用纯酒精擦哈,会导致宝宝酒精中毒的,可以用酒精给宝宝擦擦小手心,脚心。少给宝宝穿衣服,保证热量的散发。宝宝发烧的时候那是他身体里的免疫细胞正在和病毒打架才会导致体温升高的,如果宝宝抗过去了,会大大提高宝宝自身的免疫力。所以宝宝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就不用太担心。超过38.5度的高烧时要降温只是怕高烧会引起宝宝抽搐等很多不良反应才会降温的,其实发烧本身对身体没有什么大的伤害。 有很多病因可以导致宝宝发烧,最主要的是找准病因对症治疗,如果盲目地给宝宝采取退烧,反而会影响发现真正的病因耽误病情。

栏目最新